牙齿敏感会影响负责保护牙齿的牙釉质逐渐稀疏,甚至造成牙龈萎缩。
①当牙釉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,导致牙本质外露,外界刺激物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腔中的神经末梢,引起酸痛不适感,从而出现牙齿过敏。
②由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造成牙龈萎缩、牙根外露,导致外界刺激物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腔中的神经末梢,引起酸痛不适感,从而出现牙齿过敏。
个体因素:
①年龄:牙齿最为敏感的年龄段为25-30岁
②牙齿磨损:刷牙时太过用力,或牙刷毛过硬伤及牙釉质,导致牙本质暴露
③磨牙症:口腔中的上下牙经长期摩擦咬耗,使牙釉质变薄或消失,暴露牙本质
④牙龈疾病:牙龈疾病会引发牙龈萎缩,导致牙齿根部暴露
⑤牙齿损伤:受到破损的牙齿更易感染细菌,细菌进入牙髓后,会引发炎症。
外界因素:
酸性食物:过酸的食物会损耗牙釉质,例如柑橘类水果、西红柿、腌菜及茶类。
牙齿美白:很多人在牙齿美白治疗期间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都会牙齿敏感。美白治疗采用的漂白成分会穿透牙釉质和牙本质,进入牙髓,导致炎症和短暂牙齿敏感。
口腔治疗:经过口腔治疗后,也会造成牙齿敏感,需要大约4-6周恢复。
牙根部牙菌斑:在牙根表面的牙菌斑,也会影响牙齿敏感度。
1. 定期刷牙并采用牙线、漱口水洁齿,有助于防止引发牙齿敏感的口腔问题,如牙龈萎缩。
2. 刷牙不要太过用力和频繁,容易造成牙龈萎缩和牙釉质磨损,从而逐渐引发牙本质裸露和牙齿敏感。
3. 使用刷毛较软的牙刷,有助于保护牙釉质。
4. 使用含抗敏感成分和研磨剂较细腻的牙膏,一日2次,每次至少保证2分钟。
5. 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量,有助于有效降低牙齿敏感的几率。
1.选用含氟量较高以及包含抑敏成分的牙膏及漱口水,能够很好地增加牙齿的耐酸性,减轻牙齿敏感度,舒缓疼痛。
2.选用含抗菌成分的牙膏及漱口水,能抑制牙齿表面有害物质滋生,预防牙菌斑及牙龈炎产生。
3.乙酸锶和钾离子等抑敏成分能够抑制牙齿敏感,舒缓神经末梢对疼痛信号的传导,提升牙神经的耐敏度,从而舒缓牙齿敏感、疼痛。